伊利集团:一滴牛奶的智慧之旅

在杭州,随机走进街边一家超市,货架上必有伊利牛奶。记者是伊利的忠实粉丝,几乎每天都会喝伊利酸奶,购买产品时,用手机扫描奶盒上的二维码,便可追溯牛奶从牧场到卖场的全过程,觉得很有科技感。但当记者走进伊利集团的生产车间,零距离接触生产线时,还是深感出乎意料。

当乳业遇到数字化浪潮,如何给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乳制品?伊利的答案是:全链创新、智慧乳业。

伊利集团厂区

2018年1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的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探访伊利奶粉的生产基地。原以为在车间里会看到大罐大罐的牛奶,却没想到一滴牛奶都看不到。从原奶到奶粉成品,生产线连成一体。伊利生产基地的优质奶源经冷链运至工厂后,经过多种检验,进入生产工序。通过国际领先的倒U型膜过滤除菌、降膜式蒸发器低温浓缩,浓奶快速干燥。再经节能环保的自动反吹可清洗式布袋过滤,和真空添加、气体输送、自动计量的精确配料,药品级别的密闭式包装奶粉被加工成成品。

站在车间外面的过道上,贴着玻璃窗向车间里望去,只见各种机器设备,大大小小的罐子,圆圆的管子, 长长的输送带,不见忙碌的工人身影,只在灌装环节看见几名负责质检的人员。“别看车间里静悄悄,管道里的牛奶可是汹涌澎湃,输送线上的奶粉也在欢快飞舞。”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原奶化验到奶粉装箱,都是全环节密封无菌自动化智能生产,即便在监控原奶预处理的中央控制室,也仅有几名操作工人通过电脑实时监控运行情况,严格控制原奶质量。

奶粉生产线。记者 张孙超 摄

“伊利的每一滴牛奶,每一罐奶粉,从牧场进入工厂再到餐桌上,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智慧化创新。”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自信满满地笑着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今天的伊利早已逐渐摆脱粗放型的模式走向创新发展。“以奶粉为例。国家二孩政策正式宣布实施后,伊利洞察到新时代孕妈的生活需求,在全国范围内与各大母婴网点合作构建伊利母婴生态圈,提供从孕期到育儿全程专业指导与社区化精准智能服务。”

质量检测

伊利乳业生产过程已实现全程智能化,还将智能化和数字化贯穿于全产业链,推动“全链创新”战略,建立起覆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创新体系。产业链上游,建设奶源物联网追溯体系,科学管理原奶生产及储运。在伊利牧场,每一头奶牛都有独一无二的耳标,通过耳标识别个性化养殖档案,养殖人员可以在手机上随时掌握奶牛的身体状况。全国所有运奶车辆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定位系统,全天候24小时保证牛奶运输安全。产业链中游,拥有亚洲最大的乳业智能仓储系统,码垛等机器人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对潜在风险进行智能识别、预警和判断,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快速处理保证安全。产业链下游,伊利在行业内首创并推出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让消费者享用的每份牛奶产品都有案可查。

奶牛

数据显示,伊利是全球乳业8强,亚洲乳业第一,一年内购买过伊利产品的消费者超过11亿人次。如今,伊利全球创新网络已覆盖亚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明星产品遍及液态奶、冷饮、奶粉和酸奶四大产品线,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占比高达40%,居业内首位。

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伊利时曾对企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提出殷切希望。“伊利想充分利用大数据,严把质量关,加大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的力度,打造更加安全、更有个性的智能化乳业。”张剑秋说,伊利去年提出建立“全产业链质量管理生态圈”,通过整合500多万销售终端、10亿级消费者和数量庞大合作伙伴提供的信息,洞察消费者需求,为乳业创新提供科学方案,研发适合各类消费人群不同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记者手记

企业成长,创新是奶

“来来来,尝尝我们刚刚研制的巧克力豆酸奶,我们采用的独家技术可以使巧克力在酸奶中不融化哦。”一见面,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就满面春风地向记者“推销”一种酸奶新产品。正是靠创新,天南海北的消费者才能喝上新鲜的伊利牛奶。

奶产品最初销售链不长。囿于加工技术瓶颈,“鲜奶不出草原”是乳业发展的最大掣肘,内蒙古辽阔草原上的优质鲜奶保质期有限,运输半径很小,市场也就大受局限。上世纪九十年代,伊利与瑞典企业合作引进了最新的包装技术,才突破这一瓶颈。这次合作被一些媒体认为深刻改变了中国乳业的格局:常温奶、复原乳和调制奶开始盛行,也助力伊利走上国内乳业佼佼者的位置。

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正是求新求变的“焦虑”,驱使企业不断向前掘进。在奶粉加工车间采访的时候,周遭特别安静,很难想象销售额排名国内第一、全球前八的乳企生产车间会如此安静。这就是全产业链创新塑造的智能工厂生产图景——从原奶进厂到成品出厂,整个生产线上工人寥寥无几,外部接触不到一滴奶,效率提高的同时也保证了奶制品的安全卫生。

相比发达国家,国内的现代乳业起步较晚,但是从养殖、加工、包装,到运输、销售、研发,各个环节无一不处于飞速的创新步伐中。大到我们在车间看到的自动化、信息化生产流水线,小到一滴奶里的微量元素配比,都要通过创新来实现突破。

“惟创新者强”,依靠创新赢得的不仅是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资本。去欧洲参观过各大乳企之后,张剑秋不无骄傲地说:“我们的腰杆确实可以挺得比较直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中国是世界乳业竞争的重要赛场,通过快速创新走在前列,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透过伊利集团这个中国乳业的典型样本,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创新劲头很足、创新势头很猛,也可以不无信心地说:创新型国家,我们行。